發布時間:2021-12-14
受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,中國的人口紅利開始逐漸消失。同時我國開始受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影響,就業壓力也在日漸增長。在此背景下,國內工業自動化升級需求已經開始迎來大量釋放。
自動化趨勢形成機器人成為一個重要的推動力。
目前,我國基本實現了工業機械化,但離工業自動化還有一定差距。自動化要求我們在工業生產中廣泛使用自動控制和自動調節裝置,而不是手動操作機器進行生產。此時,我國還處于半自動向全自動的過渡階段,發展還未完全成熟。
但隨著機器人、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的不斷升溫,國家、企業等主體的高度重視,以及工業自動化趨勢的逐步形成,未來的發展前景日益明朗。
自2015年“中國制造2025”行動計劃頒布以來,國家一直大力支持工業自動化發展,希望通過工業機器人實現替代需求,解決生產成本和人力問題,進而推動我國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,從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。
同時,就工業企業而言,越來越多的廠商意識到工業自動化升級的重要性。一方面,人工成本、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,促使企業模式和生產結構的快速轉變;另一方面,通過國外企業打造的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,中國企業也看到了工業自動化的巨大價值。
但與國家和企業的認知調整相比,新型智能技術的出現為實現工業自動化提供了強大動力。機器人、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的應用,有效替代了傳統勞動。大數據、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普及,也極大地推動了行業信息化、數字化的發展。多種技術的疊加,推動了工業自動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的穩步發展。
其中,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的互補作用明顯。中國工業自動化需求的爆發推動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。與此同時,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逐漸成熟反過來又促進了工業自動化的加速實現。
據了解,現在所有制造業三分之一的自動化需求來自中國,復合年增長率高達21%。需求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推動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。2013年以來,中國逐漸成長為一個大型工業機器人市場,吸引了眾多機器人企業在中國建廠,市場化發展逐漸成熟。
與此同時,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的發展需求,中國政府也出臺了許多支持機器人發展的政策和戰略規劃,企業R&D的技術實力也不斷增強,相關專力的數量也大大增加,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,行業標準的建設也日趨成熟,各種R&D、生產和應用機器人已經全面展開。
相關數據顯示,近三年來,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持了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。2017年產量達到13萬臺,同比增長68.1%;相關添加劑制造業規模也從2015年的5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00億元,行業整體發展極其迅速。
旺盛的發展需求、廣闊的國內市場、優惠的政府政策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,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。由此帶來的好消息是,自2012年以來,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逐漸呈現出較大的增長。四年間,工業總產值增長超過580億元,達到近2300億元。專家預測,2018年國內工業自動化產業總產值將進一步增至4000億元。
但是,事情必須從兩個方面來看,發展中有喜也有憂。由于核心技術、創新能力、關鍵材料等方面的不足,我國工業自動化發展仍遠遠落后于國外,尤其是在市場方面,國內自動化產品的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。
此外,我國各省工業自動化產業的發展和自動化水平不盡相同,總產值占全國的比例也不平衡。與此同時,節能、環保、綠色發展的理念逐漸被提出,這也對自動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限制。
未來,要解決這些問題,可能有必要從主要工業機器人的開發開始。中國需要發揮政府、企業和市場的共同作用,實現產業研究與管理的深度融合。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,掌握關鍵技術,增強競爭力;市場要完善行業規范和制度,避免惡意競爭和行業混亂;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,積極培育專業化企業,引導產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。
總之,只有巧妙把握機遇,直面挑戰,中國工業機器人才能迎來突破性發展,推動中國工業自動化早日實現,以中國的速度走出工業發展的光明未來。